查看原文
其他

解码青花瓷往事 —— 「青花的故事」特展5月将于保利博物馆盛大启幕



「青花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

Memoirs of Cobalt
——A Comparison Exhibition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from Imperial kiln Site and Worldwide Collections



初夏5月,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和保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青花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将于新保利大厦云楼10层 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以探寻中国青花瓷器的源流发展为脉络,涵盖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九十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器九十余件进行对比展览。深度挖掘自青花发源以来,元、明两代以青花为主线的陶瓷烧造历史背景、人文背景,还原中国陶瓷史最为辉煌灿烂的一段佳话。




【前奏曲——从“唐青花”到“元青花”】


青花瓷,英文名blue and white,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最早可追溯的青花瓷器,可见1975年扬州唐代地层出土的蓝彩瓷片,及黑石号出水之河南巩县窑白釉蓝彩器,为波斯进口钴蓝料绘制。


唐 巩县窑青花花卉纹盘

黑石号出水

备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唐 巩县窑青花执壶残片标本

L:12.5cm

备注:重要私人收藏



14世纪中期元代,中原地区与西域乃至西亚的交通再次打开,使青花瓷器又一次与波斯文化、以及伊斯兰文明进行深刻交流,自此使青花瓷走上辉煌之路。文献记载,元青花使用西域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或称苏泥勃青),因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发色幽蓝深沉,在钴料浓重处会形成类铁锈斑块。纹饰上为满足当地皇室贵族审美需求,既有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也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模仿和创新之作。



元人绘 元世祖像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 外青花内模印龙纹高足靶盏

10.2cm

备注:十面灵璧山居旧藏




元 卵白釉印龙纹靶杯

1988年御窑珠山北侧风景路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元 青花水波云龙缠枝莲花纹大罐

D:33cm,H:27.5cm

备注:十面灵璧山居旧藏


元 青花牡丹纹双兽耳大罐

H:42cm

备注:两庆书屋收藏






【咏叹调——永宣四“神器”领唱苏麻离青盛章】




明人绘 明成祖像轴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永宣青花冠绝千古,由中、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钴蓝的青翠苍雅与御窑工匠的妙笔点染,共同成就了中国美学之典范,为陶瓷艺术的一个高峰,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展览中囊括永宣四神器”,有“明永乐 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明宣德 青花梵文海水异兽纹高足杯,“明宣德 御制青花「永平安颂」高足碗”,其中“明永乐 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为欧洲秘藏百年,于中国首次亮相


永乐、宣德青花器既有中式传统造型,亦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源自或模仿西亚、北非地区的陶、铜、金、银、玻璃等材质的器物造型。因所用苏麻离青料高铁低锰的特性,多发色浓艳,积料处往往有铁褐色结晶斑。宣德朝所用青料有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有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等多种情况,呈色或浓艳厚重或深浅相间。此外,宣德时期官窑瓷器年号款的书写规范得以确立,之后明清两代御窑瓷器皆沿习之。综上所述,永乐、宣德青花已经彻底摆脱了元代和洪武时期青花瓷的风格,开启了明清两朝青花瓷发展的新篇章。


明人绘 明宣宗宫中行乐图(局部)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宣德时期甜白釉器物乃宫中主要用瓷,永乐皇帝大量烧造白色瓷器应与其燕王时期居于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风有关。且“白”亦为青花之底色,明初白釉器为同时期及日后青花瓷烧造的发展了给予了强有力的胎釉基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明永乐 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

直径:40cm

备注:丹麦著名建筑家所罗门·塞伦森(Salomon Sörensen,1856-1937)旧藏


本品形制规整,大口微敛,弧腹广底,浅圈足,为明初大体量盘式的经典造型。盘底砂底无釉,可见胎体坚致细腻,足沿微泛火石红。通体青花描绘纹饰,口沿内外绘回纹一周,内壁绘牵连缠绕的缠枝花卉十二朵,计有山茶、莲花、月季、扁菊等数种;外壁绘向前奔走的行龙四条,龙口半张,脑后毛发向前竖起,龙须向两侧飞扬,其间以壬字云纹间隔。盘心青花双圈内绘奔涌的海水为地,再以留白技法表现一侧面立龙,仅双目龙睛以青花点绘,龙身下肢朝向画面右侧,身躯中段则向后扭动,使得上肢及龙首面向画面左侧,上肢两只前爪一前一后,龙嘴张开,龙角后的鬃发上扬,气势威猛,身旁围绕的火焰亦以留白技法表现,在青花海水地子的衬托下,使得龙形似乎站立在波涛之上,极具艺术表现力。

此种留白工艺难度极高,十分考验工匠谋篇布局的功力,制作时须在素胎之上将底稿打好,将需留白的部分之轮廓线以青花勾勒,再将需要以青花表现的部分以钴蓝青料描绘出来,且绘制时也需加倍小心,切不可在留白的区域落笔;最令人叹服的是立龙的鳞片、爪牙、须发均以暗刻工艺表现,施釉后纹饰也十分清晰,纤毫毕露,工致非凡,具有立体效果,可谓鬼斧神工之作。通体青花发色深沉妍丽,尤其色泽浓重处可见明显的铁斑沉积效果,颇得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淋漓之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


盘心留白而成的白龙纹样于明初青花器中十分罕见,采用此种技法者,所见均为御窑重器,以天球瓶最为知名,北京故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伊朗国家博物馆、日本出光美术馆等均有收藏,此外还有梅瓶、大碗等造型,而究其肇始,母本则应自元代蓝釉留白、青花留白器物而来,前者如扬州博物馆所藏蓝釉留白龙纹梅瓶,后者则见1964年河北保定元代窖藏出土的两件青花留白八棱梅瓶。


遍查海内外重要公私收藏及艺术市场,与本品相近者仅见发表两例,一例藏上海博物馆,外口沿书“大明宣德年制”单行楷书款识,另两例原藏伊朗阿德比尔清真寺、现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据John Alexander Pope于他的著作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中记载,阿德比尔清真寺中曾发现两例,此外另有一例尺寸稍小者藏于伊斯法罕,但未见发表),本品为唯一可于市场流通者,至为珍罕。



明永乐 青花海水锥白龙纹盘
1993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永乐  青花留白龙纹盘
阿德比尔寺藏  编号29.37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阿德比尔清真寺瓷屋内教士与仆人们和放在地上的瓷器合影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藏


明永乐  青花留白龙纹盘
伊朗阿尔达比勒省谢赫萨菲阿德丁墓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明宣德 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 海博物馆藏

明永乐 青花海水白龙纹撇足梅瓶
1994年珠山南麓东门头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

W:18.7cm

“大明宣德年制”款

备注:十面灵璧山居旧藏




明宣德 青花梵文海水异兽怪纹高足杯

H:7.7cm

“大明宣德年制”款

备注:茧山龙泉堂旧藏




明宣德 御制青花「永平安颂」高足碗

直径:16.8cm  

“宣德年制”款


明宣德 青花穿花龙纹僧帽壶

1983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永乐 白釉暗刻缠枝莲纹带盖梅瓶

高:40cm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黄釉为清代后施)

H 36.5cm







【交响诗——“平等青”之成窑神韵】




明人绘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源于网络


成化皇帝本人的艺术素养颇高,而且御窑厂的工艺水平和管理制度愈发成熟完备,供御品的遴选制度极为严格苛刻。此时的青花瓷器“胎精釉亦精,高穆浑雅,同臻其妙”,成化前期使用进口青料,发色浓重浑厚,近似于宣德晚期青花。中后期选择产自江西乐平陂塘的极优质国产青料平等青,纹饰淡雅沉静,疏朗有致。成化一朝对瓷器烧造要求极其严苛,且不惜工本,是为明代青花的又一美学巅峰。




明成化 青花内梵文“三字明”海石榴纹卧足碗

直径:13cm  

“大明成化年制”款



明成化 青花团凤纹碗 

1987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花缠枝山茶花纹宫碗

直径:15.2cm

“大明成化年制”款



明成化 青花缠枝宝相花纹宫碗

1987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花九秋图罐

H:10cm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明成化 青花「竹溪六逸」雅集图罐

高:23.5cm,宽:24cm


明成化 青花庭院人物纹碗

1987年御窑珠山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变奏曲——从石子青、回青到浙料、珠明料】




弘治青花依然选用平等青料,多发色浅淡,纹饰纤弱。正德皇帝崇慕伊斯兰文化并信奉佛道,故官窑瓷器喜用阿拉伯文字和道教吉祥图案做装饰。除继续沿用平等青料外,又新采用产自江西的“石子青”料,发色蓝中泛灰。中后期又使用极为昂贵的进口“回青”料。《窥天外乘》载:“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铛镇云南,得之……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


嘉靖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五年,史称“嘉靖新政”, 后期宠信严嵩,笃信道教,长期不朝。嘉靖瓷器传世主要以青花为主,造型多样,陈设大器烧造颇多,烧造难度极大。因选用钴料不同,嘉靖青花发色不一,使用国产钴料者,发色蓝中泛灰。典型嘉靖青花使用回青,成本极高,色料昂贵,仅限宫廷严格使用,所出青花发色浓艳泛紫。万历朝长达四十八年,早期仍沿用回青料,发色与典型嘉靖、隆庆时期青花颇似。同时又开始使用产自浙江省的钴料,统称为“浙料”,因此万历中后期青花瓷发色多蓝中泛灰,远不及前朝浓艳。明末清初过渡期至康熙年间采用优质的云南珠明料,此时国产料的成色与烧造技术日益成熟。




明弘治 青花内壬字云纹外龙纹盘

直径:21.8cm

“大明弘治年制”款


明正德 青花卷草阿拉伯文五涯笔山

直径:20cm

“大明正德年制”款




明嘉靖 青花三阳开泰仰钟碗

直径:16cm

“大明嘉靖年制”款


明嘉靖 青花八仙祝寿纹大葫芦瓶

H:56cm

“大明嘉靖年制”款


明嘉靖 青花十六子婴戏大罐

高:34cm

“大明嘉靖年制”款



明万历 青花五彩婴戏围棋罐

H:12.5cm

“大明万历年制”款



明天启 米万钟制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

高:32cm

“天启年米石隐制”款


明天启 纪年铭文青花《三国演义》图大笔筒

H:21cm

备注:两庆书屋收藏


明崇祯 青花百子图大笔筒

直径:25.5cm





【余音绕梁——晚明仿古与雍乾仿明】



嘉靖、万历时期青花,青花发色浓翠泛紫,恰与永、宣二朝青花器相类,故不乏有众多仿前朝永、宣青花风格器物在官仿官器物上出现。这一特殊品种现象,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瓷器造型、纹饰和绘图技法的多样性。清三代皇帝尤爱古器物,所以仿古器物的烧造一直流行于清廷,青花仿古瓷也不例外。在宫廷《记事档》中有多处记载仿器物的青花瓷器的烧造情况,如记载之“仿宣窑”、“仿成窑”、“仿嘉窑”品种等。清代自康熙朝始,皇帝多次传旨令御窑厂以明宣德青花为楷模,精心仿制,即所谓的“官仿官”。由于用的是云南产的珠明料,故绘画时采用点染技法追慕苏麻离青之铁锈斑效果。另有一部分仿烧器,纹样灵感虽源自明朝,但绘画则有明显区别,带有清官窑的韵味,体现了两朝审美之区别。



明万历 仿宣窑青花外莲瓣纹内缠枝花卉纹碗

D:20.5cm

“大明万历年制”款



清乾隆 仿宣窑青花花卉纹罍式尊

H:38.3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文献展——仇焱之抗希斋明瓷写真集与历代款识标本】












1943年 仇焱之旧藏明代瓷器写真录-节选(吴湖帆题签)

33×40cm


明宣德 青花“宣德年制”篆书款器(残)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应龙纹缸(残)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明成化 黄彩云龙纹碗(残)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本文所使用的图片、视频等属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

        新保利大厦云楼9层、10层

电话:010-65008117,84192359

官方微信:PolyArtMuseu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